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

和解共生‧從歷史課本做起

各位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這則新聞?它不算是新聞了…
這是新政府可以去和北京談的另一個議題。初期可以先從幾個爭議性較低的歷史事件切入,如「二次大戰國共抗日史」、「西安事變」。隨著時間更久,環境和輿論更成熟了,可以再向一些敏感事件去寫。
畢竟有很多事情,隨著主事者逝世而減輕了不少包袱,也該掀開它的真相了。
當然此事可緩不可急,也不必急。現在提出這個議題,反而是無端提高雙方的戒心;目前還是擴大經貿、人民交流,加強雙邊互信基礎為首要之務。

如果中、台雙方政客有朝一日可以有雅量去共同推行類似政策,那才是真的雙方關係的最高點。



Thomas Hawk on 2008/04/13


以下內容自摘錄「法國在台協會網站」
http://www.fi-taipei.org/article.php3?id_article=642

法德兩國撰寫共同歷史 (2005年10月)

自2007學年起,法德兩國的中學生們將使用一本統一教材來瞭解現代和當代史。這是一項嶄新的計畫,它將更鞏固法德兩國和解後在歐洲的關係。
1959年在巴黎,法國總統戴高樂和德國聯邦總理愛德諾是法德和解的創始人。--------------------------------------------------------------------------------
法德兩國間的和解使我們從容面對激動人心的事件和象徵性的舉措。共同歷史教科書計畫雖然沒有引起太多轟動,但它不止具有象徵意義。委託巴黎Nathan出版社和斯圖加特Ernst Klett出版社所完成的法德歷史課本在深化兩國關係方面,特別是在具體建設一個生活化歐洲和對此命運共同體的歸屬感上,都標示著邁入一個新階段。
實際上,這是歷史教學之創舉,過去這門課對於萊茵河兩岸來說都旨在喚醒愛國情操。之所以有此改變,是因為「多少世紀以來,歷史編篡曾是兩國間怨恨的發酵劑,而今天我們則將其轉變為兩國團結的凝固劑」,這是當時法國教育部長弗朗索瓦•費龍在2005年3月於柏林會晤德國薩爾州長兼德法文化關係部長皮特•米勒和16州教育部長常務會議主席約阿納•萬卡時所作的評論。
交會的目光
法德歷來友好的典範:哲學家伏爾泰與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曾經就歐洲局勢與哲學問題互通書信交換看法長達十五年。這項合編歷史教科書計畫是2003年1月23日在柏林紀念法德兩國和解基石「艾麗榭條約」(法德友好合作條約) 簽訂40周年時,由青年議會[1]提出的。
第一本合編的教材將於2006年3月出版並供所有高中畢業班學生使用,內容涵蓋1945年至今的當代史。另外兩本供高中一、二年級使用的教材則將分別講述古代至浪漫主義和19世紀至1945年的歷史,預計2008-2009學年出版。三本教材均有法文及德文兩種版本,內容和版面設計完全一致。
這套書除了象徵意義,也是為了「創造一種科學工具、一本既符合法國中學大綱也符合德國16州教學大綱的課堂教材」,法國新任教育部長顧問尚-路易•南布里尼明確指出。「因此不會出現什麼官方歷史」,法方指導組組長補充道;指導組由歷史學家和教師組成,負責制訂第一冊招標細則並認證教材內容。
培養學生接受對歷史問題的不同解釋
紀念法德兩國和解的艾麗榭宮條約簽訂四十周年紀念,法國總統席哈克與德國總理施洛德被法德兩國青年議會成員簇擁著。該教材不侷限於回顧法德兩國歷史或兩國間的關係史。兩家負責的出版社明確指出:「只有五分之一的內容是談法國和德國的。」Nathan出版社該教材負責人德爾菲納•杜爾萊解釋說:「該教材的目的不是抹去差異,適好相反,是要培養學生接受不同的視野和理解,使其眼界更開闊。」因為「法德兩國歷史學家明顯抱持不同觀點,然而最終並無真正的論戰」,吉約姆•勒坎特雷克如是說,並舉出一次大戰結束後佔領德國魯爾一事為例,這次佔領「在德國人的描述中比法國歷史學家的描述更暴力」。對於這位擔任編寫組組長的歷史教師及其德國同仁皮特•格思來說,差異主要來自於主題本身以及萊茵河兩岸賦予它們的重要性。因此,宗教問題在德國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而在法國世俗教育中則非排在首位。同樣地,非殖民化和阿爾及利亞戰爭幾乎不為德國學生所知,而法國高中生也很少研讀德國分裂和統一的歷史。
至於教材形式,兩個編寫組僅把30%的篇幅以課文型式呈現,其餘則是豐富的插圖並輔以大量資料和習題,供教師們從中汲取知識。「最終採納的是法國的設計,德國的教材更刻板一些」,尚-路易•南布里尼說,「不過這種刻板也給學生較大的自主權,我們法國的教材較現代,但也較具灌輸性。」
法德的嘗試或許可以提供給其他亦考慮走向和解之路的國家一些啟發。
王文新 譯
註[1]:青年議會由法德兩國共500名學生組成,針對1963年法德友好合作條約提出修改建議。
摘自《今日法國》第60期,2005年10月

0 意見: